電影:影片資訊
穿過黑暗的玻璃 Through a Glass Darkly
瑞典名導英格瑪柏格曼獲196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作品,首次嘗試以室內劇的形式創作,大量運用封閉的場景,以比擬劇中人物心靈的封閉孤絕,再輔以低抑規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,形成憂鬱宿命的影像況味。
片長 89分
影片年份:1961
出  品  國:Sweden
出  品:Svensk Filmindustri (SF)
發  行  商:
語  言:Swedish
色  彩:Black and
音  效:

導演: 英格瑪柏格曼  
編劇: 英格瑪柏格曼  
演員: 哈里特安德森   綱納柏恩史傅   麥斯馮西度   Lars Passgard  

劇情介紹
小島別墅的家庭渡假之旅,一家四口卻各有各的心事。作家父親一如往常,沉溺於自己的創作世界;天真兒子努力思索搬演自己編寫的劇本,希望獲得父親認同;醫生女婿擔心妻子的身體狀況,努力想將她從瘋狂的邊緣拉回;纖弱的女兒開始陷入精神分裂的幻覺,認為上帝以蜘蛛之姿向她逼近,瀕臨崩潰…,事情在女兒發現了父親的日記之後,變得更加狂暴錯亂無法控制,加速逼使每個人都得面對內心最底層的慾望與衝突,二十四小時的孤島一天,對這四個人而言,卻成為晦暗苦澀的自我掙扎之日。

柏格曼自言,《穿過黑暗的玻璃》可說是他個人首次嘗試以室內劇的形式創作,而這也是他與妻子合作的作品之一,在戲劇外在形式上與《假面》形成有趣的對照。在佈景舞台設計部份的講究,以及影像韻律上的精準掌控,讓本片展現出與《冬之光》、《沉默》完全不同的電影質感,他個人甚至認為,就純電影藝術的角度而言,這可說是某種新風格的開端,或是一個句點、一項結論。

片中柏格曼大量運用封閉的場景:空無一物的房間、殘破漏水的船艙,藉以比擬劇中人物心靈的封閉孤絕,再輔以低抑規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,形成憂鬱宿命的影像況味。黑白攝影巧妙捕捉了深淺層次不一的灰,霧影朦朧中,史特林堡式的戲劇象徵與表現,也更進一步貼近柏格曼對自然、上帝與自我慾望的探討。

「到《穿過黑暗的玻璃》這部作品,我已經脫離從孩提時代父親遺傳給我的信仰,轉而認為人類創造出的神聖觀念都是雙面怪獸,正如片中人所宣稱,上帝是隻蜘蛛。我內心深處最想做到的,是描繪對宗教極度狂熱的人,或者也可以說是有嚴重宗教傾向的精神病患者。」——柏格曼